“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作为中华民族的大智慧,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它凝结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健康理念和医者仁心。
2020年,对于绵竹市中医医院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挑衅,白衣战士们纷纷请战、无畏逆行,勇敢投身于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这一年,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正朝着区域内医疗资源共享,全面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的目标迈进;这一年,绵竹市中医医院在发展的“快车道”上疾驰,现已发展成为集中西医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医疗急救和社区卫生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中医医疗机构。
大医精诚,杏林春暖。2020年,绵竹市中医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自觉肩负起“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中医人使命,在传承和创新两端齐发力,扎实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着力提升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及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中医抗疫奋勇向前显本色
非常时期担起非常之责,关键时刻尽关键之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绵竹市中医医院快速反应,第一时间成立“绵竹市中医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多科室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好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医学观察、医疗救援、社区管理、中药防治、防控培训、人员调配、应急物资、后勤保障、复工体检及常态化防控各项工作。
一个临时党支部,一抹最鲜艳的红。2020年2月1日,绵竹市中医医院在所负责的全市规模最大、密切接触人员最多的集中医学观察点里成立临时党支部,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带领观察点全体医务人员迎难而上,全面展示出新时代白衣天使动人风采,将党旗插在了“战疫”最前沿。
在这场严峻的抗疫斗争中,绵竹市中医医院全体干部职工主动担当、勇往直前、全力奋战、无私奉献,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20年,发热门诊共处置患者602人次,集中医学观察点接收留观隔离人员80人,免费发放中药抗病毒饮13万余袋,派遣援鄂医疗队员1人,援德阳市新冠肺炎定点医疗救治医院1人,对口帮扶凉山州甘洛县6人,剑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排查走访6377人次,开展核酸检测6549人次,接种新冠疫苗1000余人次。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李锐,副院长刘辉分别受到省级表彰,被评选为四川省先进工作者、四川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狠抓医疗质量服务提升
医疗质量提升是持续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医疗安全的重要一环。绵竹市中医医院狠抓医院质量与服务,使群众就医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扎实推进主题教育,筑牢思想根基。绵竹市中医医院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积极组织全院党员和干部职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工作合力,进一步丰富党建工作内涵,切实增强党支部的生机活力,使其成为推动工作、凝聚力量的坚强堡垒。
——扎实有效推进中医药创新发展。作为绵竹市中医药工作龙头单位,绵竹市中医医院在县域内广泛深入开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强化中医药人才培养,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方面的独特优势,积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为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持续加强重点中医专科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绵竹市中医医院对重点中医专科进行科学规划、资源整合、合理配置、加大投入。2020年,德阳市重点中医专科骨伤科、针灸康复科被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四川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开展新技术,拓展新业务。医院坚持“三名”发展战略,坚持中西医并重,一方面狠抓重点中医专科和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一方面长抓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引进新技术,开展新项目,拓展新业务。2020年,引进开展椎间孔镜、脏器声学造影等10项新技术,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先进、便捷的医疗服务。
让中医药健康服务落地生根
医德崇高惠万家,弘扬国粹之精华。
2020年,绵竹市中医医院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通过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开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及中医药适宜技术指导,发挥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的中医药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切实推动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
2020年,绵竹市中医医院免费为群众发放预防新冠肺炎中药汤剂,筑牢疫情“防火墙”;持续开展预防保健、健康干预、四季养生、冬病夏治、冬季膏方、三九三伏贴等健康服务,运用针灸、推拿、熏蒸、浴足、汤剂、膏方等中医药适宜技术,以中医养生理念服务广大百姓,使百姓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防大病,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2020年,绵竹市中医医院积极组织开展中医药“六进”(进机关、进单位、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活动,更好的发挥中医药服务群众健康的作用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不断引导人民群众健康观念由“重治轻防”向“治未病”转变,不断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助力健康绵竹建设。
除此之外,为加快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落地生根,让广大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绵竹市中医医院整体迁址新建工程正在加快推进,按照国家三级甲等现代化中医医院修建标准,解决现在医院医疗用房不足、科研教学开展受限等难题,并以中医康复医养中心、治未病中心、中医传统疗法中心为重点项目,进一步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
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这永恒的课题面前,绵竹市中医医院在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让中医药发展源远流长,让中医药发展清流激荡。
——大力推进医联(共)体建设。绵竹市中医医院充分借助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医联体牵头单位技术优势,通过专家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联合科研和项目协作等多种方式,稳步推进骨伤科、妇科、针康科、呼吸内科等专科联盟建设,将医联体建设工作推向深入;与我市13家市级医疗机构和镇乡卫生院建立紧密型医共体,开展区域合作,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努力提升绵竹整体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目前双向转诊、教学查房、业务指导、专家坐诊等工作正稳步有序开展。
——坚定不移实施健康扶贫工程。2020年,医院派出6名技术骨干分赴凉山州甘洛县人民医院、中彝医院和甘洛县新市坝镇、斯觉镇4所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健康扶贫工作,通过“传、帮、带”指导受援医院,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升当地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
——医养结合,破解养老难题。为顺应时代要求,立足民生所需,绵竹市中医医院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先后与绵竹市福利院、玉泉镇敬老院等养老机构达成意向,通过为其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健康体检等,努力破解我市医疗机构“治病不养老”,养老机构“养老不医护”的社会难题,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优化升级。
用奋斗定义2020年,用奋斗开启2021年。在建党一百周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绵竹市中医医院将凝心聚力、鼓足干劲,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医疗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抓好优质服务,引领绵竹中医药医疗事业迈向一个更宽广的舞台,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