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8-6250120

中药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中药讲堂
中药汤剂煎煮的讲究
发布时间:

      汤剂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中药剂型,但是在制备过程中也有很多讲究。应选用质量上乘且炮制规范的中药饮片,调配好以后进行煎煮,煎煮前应选用冷水(常温水)浸泡半个小时以上,然后用武火进行煎煮,煮沸后改用文火,并保持微沸状态,以增加煎出效果,并减少水分的蒸发。

      煎煮一般分2~3次进行,这是因为药物有效成分首先会进入药材组织内的水中,然后再扩散至药材外部的溶液中,当药材组织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有效成分就会不再溶出,此时只有将药液倒出,重新加水充分浸泡后再次煎煮,有效成分才会再次溶出。

      煎煮时间应当从沸腾后开始计算,不同的方剂需要不同的煎煮时间,一般中药第一煎需要20~30分钟,第二、三煎需要10~20分钟。若治疗外感表症的发汗解表药,煎煮时间宜短,第一煎约为沸腾后15分钟,第二、三煎约为10分钟,而治疗虚症的滋补药煎煮时间宜长,第一煎约为沸腾后的30~40分钟,第二三煎约为20~30分钟。

      煎好后把二至三次煎出的药液混合在一起,分次服用,每次成人服用的药液量一般为100~150ml,儿童酌减。若有医嘱的,应严格按照医嘱服用。

      一般的中药可以同时混在一起煎煮,但有些则不同,例如医生往往在所开处方的某味药旁边加注“先煎”、“后下”等字样,这也就是要求特殊煎,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先煎:就是把标明要先煎的中药浸泡后煎煮15~30分钟,然后再加入其他中药同煎,这些中药有两类,一是矿物、贝壳类,一般要求先煎15分钟以上,如龙骨、珍珠母等,二是毒性大的中药,如川乌、附子等,应遵医嘱先煎30分钟以上。

      二、后下:就是在其他中药已经煎煮10~15分钟以后,再把需要后下的药物加进去一起煎,同煎5~15分钟即可,后下的中药多为气味芳香、挥发性强的药物,如钩藤、薄荷等。

      三、包煎:指将那些含粘液质较多,细小粒种子和有细毛的药物用纱布或布包起来再合煎,目的是为了防止这些药粘附罐底或细毛刺激喉咙,如海金沙、旋复花等。

      四、另煎:指将一些贵重药单独煎煮,后再将其药液与其他药的煎液混合起来服用,主要是一些参茸类的药物,另煎药的药渣可与其他药同煎。

      五、烊化:一些粘性大的胶类中药,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煎,必须放在容器内隔水炖化或加少量水煮化后再兑入其他药物同服,如阿胶、龟甲胶等。

      六、冲服:指不宜与其他药煎在一起而用量又少的贵重药,研成细末后用水(或药液)冲服,如羚羊角。

      在炎热潮湿的夏季,还要注意对煎好的药液妥善保管,可采用避光冷藏处理,以避免药液变质现象的发生,如果药液出现酸败、霉变现象,切忌服用。



联系我们
绵竹市中医医院总院:绵竹市剑南镇天河路60号
绵竹市中医医院紫岩路分院:绵竹市剑南镇紫岩路152号
绵竹市中医医院医疗急诊急救电话:0838-6250120
市内公交可直达:1、2、3、9(路)
关注我们